物业模式变革加速!信托制VS酬金制,谁能破解行业信任困局?
发布时间: 2025-07-25
来源: 城楼网
分类: 贵阳楼讯

7月25日,克而瑞发布研究报告,针对当下物业模式变革,对物业信托制与酬金制进行探讨剖析。

那么,信托制与酬金制模式,究竟谁能破解信任困局?

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,我国城镇化进入“存量提质增效”阶段,物业管理需从“地产配套服务商”转向“城市综合运营商”和“基层治理协同者”。

在此背景下,物业费管理模式成为行业升级的核心议题,信托制与酬金制因“透明化”特质成为探索焦点。

信托制:三种模式博弈,落地挑战仍存

克而瑞研究认为,围绕“资金管理权”归属,信托制衍生出三类模式。

其中,物业单受托人模式结构简单但透明度依赖企业自律。

而第三方单受托人模式下,信托公司管钱、物业管事,资金安全但成本增加。

此外,双受托人模式下,信托公司与物业协同制衡,兼顾安全与效率,但协调成本较高。

克而瑞研究认为,这信托制衍生出来的三种模式存在实践困境。

首先,权责边界不清,账户归属、违约赔偿缺乏明确指引。

其次,第三方服务费增加成本,且无法解决“低收费、高成本”的固有矛盾。

若物业企业权限缩水,应对突发问题时决策效率降低。

酬金制:透明化“缓冲带”,双赢潜力凸显

克而瑞研究认为,酬金制通过“固定比例酬金+实报实销”实现资金透明化,成为包干制转型的平滑路径。

据了解,上海某小区公共维修资金增长30%,可支配资金达700万元。

此外,昆山一项目将满意度与酬金挂钩,物业费收缴率从67%升至99%。

面对酬金制痛点,如何破局?

一方面业委会存在专业短板,预算审核、成本管控能力不足。

另一方面,超支费用需业主分摊,影响接受度。
克而瑞研究认为,通过“党建引领+三方共治”(业委会审核、物业执行、社区监督)提升决策效能,如扬州和美第小区推行后结余30万元,反哺设施改造。

回归本质:服务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

行业共识指出,物业的核心矛盾是“服务价值认知错位”,而非单纯财务透明问题。

首先技术赋能,比如万科拆分508个服务节点,AI替代30%重复劳动,投诉量降65%。

其次标准重构,比如泰兴“一费制”打包收费,线上晒账单提升透明度,投诉量降75%。

专家警示,盲目追逐模式创新是本末倒置。物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工程、安防、绿化等专业素养,需通过明确服务标准、动态定价逻辑重建信任。

克而瑞研究认为,物业行业正站在模式转型与价值重塑的十字路口。无论是信托制的制度创新,还是酬金制的透明实践,唯有回归“服务本质”、依托技术降本增效,方能破解信任困局,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支柱。

关联楼盘

贵安高铁站以东、人民大道以南、复兴大道以西、贵安大道以北
[贵安新区]
住宅、商业
400-9950-118
均价均价8500元/㎡元/㎡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-9950-118 | 邮箱:admin@gyhouse365.com
Copyright 城楼网
公安联网备52011502001637
工信部黔ICP备2021008664号-1
技术支持:北京积木纵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